水稻自分蘖期至基本成熟,均受大螟为害,以破口抽穗期与蚁螟盛孵期相吻合的稻田受害最重。初孵幼虫多在孕穗期侵入,孕穗初期侵入率为12%左右,后期为6%左右;齐穗后不能侵入。齐穗后出现的白穗和虫伤株,主要是2龄以上幼虫转株为害所致。但只有在本田中产的卵块,才是主要虫源。因为秧苗带卵移栽,卵块淹于水下或埋入表土,不能孵化;只有正在孵化的卵块,在栽后断水的情况下,少量幼虫能够存活。第一代盛卵期,如雨日多,肥料足,玉米旺长,叶鞘紧抱茎秆,不利大螟产卵。已产的卵,因茎秆生长较快,叶鞘胀裂,易被雨水冲落,或与卵缓缓磨擦,被向上推挤而脱落。遇暴雨稻田积水较深,能淹死大量幼虫。
高温干燥是越冬幼虫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。在温度20~25℃时,成虫交配产卵正常,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高;温度上升到28℃,成虫交配产卵受到抑制,幼虫和蛹的存活率也下降。因此,在中国主要稻区,越冬代发蛾量高,第一至二代受高温抑制,繁殖率降低。秋季温度下降,第三代又显著回升。但在贵州省毕节,全年日平均温度在25℃以上时间只有3~7天,几无炎夏,冬季又都在0℃以上,为害经常较重。水稻、玉米、高粱混栽地区,滨湖芦苇、茭白、水稻混栽地区以及杂草较多的丘陵稻区,发生较多。单季稻改种双季稻,前作播种早,有利于越冬代蛾产卵,种植杂交稻,由于茎粗、叶鞘宽阔,有利于产卵和幼虫存活,也易大发生。
卵期天敌有稻螟赤眼蜂。幼虫和蛹期有中华茧蜂、螟黑纹茧蜂、稻螟小腹茧蜂、螟黄瘦姬蜂、螟黑瘦姬蜂、螟蛉瘤姬蜂等。青蛙、蜘蛛等也捕食大螟的成虫和幼虫。
大螟诱芯的产品特点 :专一性强 无毒无害 操作简便 测防皆可